【小小故事博大家一乐!!!】股票配资公司开户网站
六月初,北京已经有了夏天的闷热。我在公司闲得发慌,销售总监这个职位,平时多是应酬和跑业务,偶尔闲下来还真有些不习惯。正好,大学同学林明约我出来吃饭,他说他有个高中同学杨哥,烤鱼生意做得风生水起,已经开了四五家分店。这家伙不光会做生意,流水一天能有十来万,手段确实厉害。林明提议说一起出来放松一下,大家走走散散心。
林明刚辞职,还在纠结下一步该做什么。他干的程序员工作累得够呛,整天加班熬夜,身体也有些撑不住。我自己呢,没啥具体压力,心想和老朋友聚聚挺好,于是二话不说就同意了。
第二天一早,杨哥开车接我们。三个人一路开到淮安,每天大概开个四个小时,也不急着赶路,反正是出来放松。一路上走走停停,遇见好吃的就下车找点小吃,吃饱喝足再上路。杨哥做餐饮多年,对吃的特别讲究,去什么地方吃什么菜门儿清,跟着他倒是不怕吃不到好东西。
我们到淮安的当晚,找到一家专门做小龙虾的店。这家店生意挺火,排队等了小半小时才吃上,但实话说味道也就一般。林明有点不甘心,觉得既然都到了龙虾的发源地,肯定要找到地道的。第二天一大早,我们决定继续在淮安找找,听别人说起哪家哪家好吃,但谁也说不准。
我们就在城里满城乱转,专找小巷子里的馆子,看到哪家人多就停下来。终于,在一条老巷子里找到了一个不起眼的馆子,外头排着长长的队伍。我们好不容易等了四十多分钟,终于上桌。小龙虾端上来,光看色泽就让人忍不住流口水,辣油包裹着龙虾壳,色泽红亮,虾肉也很弹。我们三个人一连吃了三大盆,粗略算下来,至少有两百多只。
吃完已经九点多了,出了门发现还有人在排队。我们回去休息了一晚上,林明第二天一睁眼就说还想吃那家的小龙虾,甚至提议延迟行程,就为再吃一顿。等我们到了店里,正好是快开门的时候,店门口已经站了几个人等着。等到十一点一开门,我们直接又点了两大盆。林明一边吃一边感慨:“这个味道真是绝了!如果把这龙虾带到北京去,那绝对能火起来!”我和杨哥也觉得他的话不无道理。
吃完饭,我们本来打算继续上路,没想到林明忽然提议,干脆留下来学学这家小龙虾的做法。他心意已决,让我和杨哥在店外等他,他自己进店里去找老板表明来意。那家的掌勺人是个老太太,一开始并不搭理他,毕竟人家是祖传的手艺,对陌生人来求学自然有戒心。林明还在那絮絮叨叨讲他的身体状况,说自己不想再干高强度的工作,只想找个出路。这家伙一个大男人,竟然说得声泪俱下,把我都听得鼻头发酸。可老太太还是没松口,始终摇头。
晚上我们回到酒店,原以为林明会放弃,没想到这家伙竟然又一次跑去人家店里。这次他话也不多,直接上手帮忙收拾桌子,收拾厨房的垃圾,一直忙到快凌晨才回来。每天如此,什么话也不说,就是干活。我和杨哥这几天也没闲着,周边景点转了一圈,心想着等林明学不成放弃了再一起回北京。可是林明硬是坚持了一个多星期,每天都去,脸上脏兮兮的,但他一点怨言都没有。
眼看杨哥的店里有事,必须要回去处理,我提议最后再陪林明去一次,想帮他试试运气。我和老太太聊了几句,说我们并不是淮安本地人,拿出身份证证明我们是北京的,才让她稍微放下戒心。老太太看着我们说:“要是真诚,那也不能就这么空手来啊!”我顿时明白了意思,立刻跑到商城里,给老太太的孙子买了几套衣服,再带上了些水果和茶叶。果然,老太太脸上终于露出了笑意,算是默许了。
老太太承诺一周就能出师,我们这才放下心,接下来几天,林明就一头扎进后厨,每天在油烟和辣椒中摸爬滚打。老太太的手艺确实有独到之处,连做菜的顺序、火候的把控、调料的配比都有讲究。林明每天晚上回来都兴奋地给我和杨哥讲今天学了什么,什么虾要提前腌,调料怎么炒,锅里的油温必须控制在多少度……我们看着他一脸认真,知道这次他是玩真的。
一周后,林明终于“出师”了。老太太亲手炒了两盆龙虾让林明试做,还好,味道竟然和她本人做的相差无几。林明激动得合不拢嘴,连说自己不敢辜负老太太的教导。老太太淡淡一笑,“好手艺也是靠心意和努力熬出来的,别辜负这份心。”临别时,林明给老太太留下联系方式,还塞了一点红包表示心意,但老太太一看就笑着推了回去,说:“赚钱了,别忘了老太太的手艺。”
回到北京后,我们马上进入了选址、装修和采购的准备阶段。林明打算在二里庄开第一家店,地方不大,但能容纳七八张桌子。我们三个人开会,定下目标:在北方,找到和南方龙虾一样的感觉和味道。杨哥有多家餐饮的经验,帮忙找装修队、跑市场。我则负责找供货商,确保每天有新鲜的小龙虾。林明主要操心厨房的设备和采购调料,力求做到和淮安一样地道。
选址那几天,林明差点崩溃。北京的铺面租金不低,我们找到的地方,都是商圈附近,流量大,但租金也高。眼看预算已经吃紧,林明咬了咬牙,选了一个比较偏的地方,因为离地铁近,租金也还算合理。我们决定,哪怕铺面位置一般,也一定要靠味道打响招牌。
装修简洁大方,墙上挂了几幅龙虾图,明黄色的灯光配上红色的装饰,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氛围。林明还给小店取了一个名字——“小红虾坊”。招牌一挂上,我们都期待着开业的那一天。
开张头一个月,林明每天都亲自守在后厨,手把手带着几个厨师,确保每一盘龙虾的味道都不打折扣。头几天生意一般,主要是周围的居民和上班族来尝试。虽然大家都说味道不错,但人流量总是上不去,林明为此急得整夜睡不着。后来我们商量,决定投入一点营销,推出团购优惠,同时在美食论坛和点评网站上投放推广信息。
很快,效果显现出来了。第一周的周末,店里几乎座无虚席。顾客们对这家店的龙虾赞不绝口,大家在网上发好评,口碑开始积累起来。甚至有不少人专程从外地赶过来尝鲜,带动了店里的上座率。那个月底,店里的龙虾销量达到了60多斤。林明每晚算账的时候,手指都在微微发抖——这意味着店里已经有了稳定的盈利。
到第二个月,林明决定扩大供应量,龙虾的销量很快过了百斤,店里生意越来越好。周末的排队长龙逐渐成了店外的一道风景线,我们三个站在店门口,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,心里也觉得自豪。这家从淮安小巷里“学来”的龙虾店,真的火起来了!
随着生意好转,问题也接踵而来。一天晚上,林明给我们打电话,说店里的抽油烟机坏了,因为赶在晚餐高峰,厨房里烟雾弥漫。没办法,我们紧急叫来了维修工,一通修理,忙活到半夜才恢复正常。第二天,林明赶紧多买了一台备用,避免再出意外。
后来,有人提出加盟,愿意出高价让林明授教。这让林明有些犹豫:如果同意,或许能赚到一笔快钱,但要是龙虾的味道被不负责任的加盟商做坏,口碑受损,那前期的努力就白费了。经过反复商量,我们一致决定不搞加盟,坚持小店模式,保住品质。
第三个月,店里的客流量再次激增,口碑效应发酵,林明的小龙虾店已经在美食圈小有名气。正当我们为未来的发展蓝图而兴奋时,新的危机也来了。有一家连锁餐饮品牌居然在附近开了一家“山寨”小龙虾店,菜单和装修风格都和我们相似,甚至连名字都只改了一个字。
林明看到那家店的招牌时,气得直咬牙,我们去打听过,那家店的老板也是餐饮老手,手段很高明。我们商量了一晚上,最后还是决定——不去理会,只用产品说话。
关注小编,每天有推荐,量大不愁书荒股票配资公司开户网站,品质也有保障,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书,也可以在评论给我们留言,让我们共享好书!
华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