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人本是华夏族的一支,属于汉族先民西迁的分支。他们的远祖是伯益,伯益出自颛顼一系。按照古代传说,黄帝与嫘祖所生长子玄嚣,玄嚣的后代中有帝喾、大业之父等人;次子昌意所生颛顼,则成为重要的部族首领。大业之父娶颛顼之女女修为妻,生下了伯益。伯益不仅以贤能著称炒股配资指数平台,更是当时部落首领之一,因功绩被舜帝赐姓“嬴”,成为嬴姓的始祖。
进入夏朝末年,伯益的后裔费昌(其世系为伯益次子若木之后)在夏桀暴虐之时,选择投靠商汤。他随商汤讨伐夏桀,在鸣条之战中助商军获胜,自此嬴姓子孙世代效忠于殷商。史书中多有记载,嬴姓一族常因功业而显贵。至商末,伯益五世孙中潏之子蜚廉及其长子恶来,以勇猛和力量成为纣王的亲信。武王伐纣时,商军大败,武王更亲手射杀恶来以泄愤,蜚廉则逃入霍太山。此后嬴姓一族一度衰落,失去往日的荣耀。
展开剩余72%至周穆王时期,蜚廉之孙造父因善御马而深得周王信任。他曾千里驰骋,平定徐国之乱,因此受封于赵城,其后裔遂以“赵”为氏。与此同时,恶来一支的后裔非子因牧马有功,被周孝王赐予秦地,得以延续嬴姓的宗祀。从此,嬴秦一脉逐渐崛起。到秦襄公时,他因出兵救援周室而被封为诸侯,秦国逐步成为列国之一。
春秋战国时期,各国纷纷推行变法以求强盛。魏国的魏文侯率先任用法家李悝,编撰《法经》,确立奖励农耕、开垦土地的政策,使魏国一度富强。面对强邻环伺、长期被魏楚欺凌的局面,胸怀壮志的秦孝公(公元前381-前338年)即位后,年仅十九岁,便立志复兴秦国,重现穆公的盛世伟业。他颁布《求贤令》,许诺重赏,愿与能献奇策助秦强大的贤才共享土地与高官厚禄。
此令一出,果然吸引了法家人物商鞅。他舍弃魏国,奔赴秦地,协助孝公推行变法。变法革新后,秦国社会焕然一新,国家实力大增,并且迁都咸阳,开启了新的历史阶段。然而,孝公并不仅满足于眼前的繁荣,他暗中为后代子孙铺设退路。在咸阳宫偏殿下,他秘密修建了一条曲折的密道。
这条密道从孝公迁都不久便开始建造。为保持隐秘,动用人手不多,却耗费多年。知晓密道存在的唯有当代秦王本人,即便后来权势滔天的宣太后,也全然不知。密道以青石铺设,坚固耐用,每位继位的秦王都会命人修缮。施工者皆为死囚,而监工则是经过严密挑选、誓死效忠的死士。工程完毕后,所有参与者无一能生还,残忍却有效地确保了秘密不被泄露。
密道出口位于咸阳西侧的一处小山丘,巧妙伪装成一座不起眼的坟堆,周围散落着十余座墓冢,仿佛某家族的祖坟。荒凉僻静的山谷氛围,更添几分阴森气息。此道原本是嬴氏宗族在国难时最后的退路,确保血脉不致断绝。可以说,它是秦王朝最隐秘也最重要的生命线。
然而,令人惋惜的是,这条密道最终未曾发挥作用。秦二世胡亥在朝堂斗争中身陷困境时,并未利用它;秦亡之际,子婴也未能借此逃生。或许,他们根本来不及得知这份秘密,抑或时局太过仓促,以至于这条寄托王朝最后希望的密道,终究只能深埋于历史尘埃之中。
发布于:天津市华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